笔趣阁

言情小说>素手抽针冷 > 第70章 不杀的诡计(第1页)

第70章 不杀的诡计(第1页)

“你如何知道。”寺人乙勉力将宫灯点燃,借着烛光,终于看清了与他搭话之人。

“春申君传来口信,你母如今病重,要你速回探望。”李斯压低声音。

“啊?”借着烛火,李斯看见寺人乙面上露出了焦急之色。

“这里说话不便,我们借一步讲。”李斯冲他使个眼色,便向大殿侧面走去。

那寺人乙将灯杆扑灭,望一眼左右无人注意,便跟着李斯走到了暗影里。

只听殿内一时没了声息,春申君旁边已摞起了一座小山,有两个寺人一左一右,正做着从麻袋里捡出竹简递给春申君,和从春申君手中接过竹简码在旁边的辅助工作。

尽管烛光明灭不定,却仍能看出,楚王的脸色是越来越难看了。

春申君已读了半个时辰,口干体乏,正喝着寺人递过来的茶水。

“令尹今日所读奏报,可是出自兰陵令荀况手笔。竹简上记载之事已过去数年,为何今日才告知寡人。”楚王并不是任何一个城邑县令都记得名字,当年春申君亲自推荐荀况为兰陵令,三任稷下学宫祭酒的荀子早已大大有名,以其才能就任一国令尹也不为过,却屈居一县之令,确实容易记住。

“这些奏报正是出自兰陵令荀况手笔,今日才呈报君上,确是事出有因。没想到因老臣的息事宁人,竟险些酿成大祸,老臣甘受责罚。”

春申君将茶递给一旁寺人,一拉袍子,跪在地上。

楚王示意寺人将春申君扶起,一拂袍袖:“此话怎讲,春申君坐着说吧。”

春申君坐回铺垫,娓娓道来。

春申君对兰陵郡于地方的风评有所耳闻,却不便干涉,对于安陵君鱼肉百姓之事也并不全信,便委派荀况为兰陵令体察民情,治理一方。

没想到才两年有余,竟收到奏报无数,装满了整整一个麻袋。一桩桩一件件读下来,其惨无人道罄竹难书,当真不相信是人力所为。

可每每呈报君上,便有为安陵君歌功颂德之辈粉饰太平,以春申君公报私仇为由混淆视听,害得这个公案一直都没能有个定论。

春申君说完,用眼看了看景阳。

朝中为虎作伥的,不就是他们那一伙。

原来,因楚顷襄王继位事,公子子兰早便与屈原和黄歇结怨,屈原被逼心死投了汨罗江后,其三闾大夫(掌管王室宗族)之位便由景姓族人掌管,子兰的令尹之位他便一直坐得很实。屈原的儿子隐匿燕国,后跟随尉缭助秦攻略天下,这是后话。总之屈原后裔不再承袭兰陵郡的封邑,楚顷襄王当时为安抚公子子兰,便封赏给了他,并加其为安陵君,迁往兰陵郡居住,明面上封了君位,却卸了实权,令尹之位由新封的春申君黄歇接任,一直至今。楚国宗族以屈、昭、景最为显赫。如今屈氏一脉陨落,昭氏原与景氏都是征战沙场的武将世家,轮番做着大司马之位,而自昭阳、召滑之后,昭氏就已不如景氏。如今的大司马景阳与公子子兰交好,越显得政坛上最主要的两股势力便是春申君和安陵君了。

景阳听他讲完,还想奏报,突然殿外传来急报,竟是边跑边喊。

到得殿中,一众人等才听得真切,那通传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出一句话,众人大惊。

“驿报!安陵君兵马异动!”

景阳怒目圆睁,到了此时,竟是他也不得不信了。

“让安陵君使者给我滚进殿来!他不交代清楚我和他没完!”

一众目光射向殿外,殿外的寺人已收到通传出来,却一时没有动静。

只听殿外脚步声嘈杂匆忙,近前的声响早已湮没了那四个殿掌灯寺人缓缓走远的脚步。他们已将油灯悉数点亮,隐没在殿后拐角的暗影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