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凌晨五点,天色还没亮梅斯战役就正式打响了。
梅斯要塞之所以会建上一座要塞,同时也被称为梅斯山口,是因为梅斯的南北两侧纵深十几公里都是河流、沼泽、高地,机械化部队无法通行,只有梅斯山口可以通过……这有点像是高加索山脉中的山口。
也就是说,美第3集团军只有通过这里才能进入德国并威胁德国的工业基地。
成片成片的炮弹带着啸声落在大、小索尔西岛的工事上,然后炸起一团团烟雾……美军所谓的缺乏燃油和弹药那是相同往常可以随心所欲的一通乱炸或是用炮火将敌人阵地夷为平地而言。事实上他们所谓的缺乏对德来说都可以称得上是充足了。
在猛烈的炮声中,斯莱因上校一遍又一遍的通过步话机向指挥部叫道:
“我们需要弹药、需要装备,尤其需要反坦克装备……这里什么都缺!”
“不,我们不知道敌人是哪个部份,不过可以判断是美国人,而且炮火很猛烈,目前判断应该有一个军!”
斯莱因上校会做出这么准确的判断,是因为与盟军打的交道多了,知道他们什么样规模的部队会有怎样的炮火准备,从这一点来说,此时的美国人的确不像英国人那样擅长了隐藏自己。
不久后通话就结束了。
斯莱因上校向秦川的方向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天空被盟军封锁了,运输线也是,白天他们没办法把补给运上,只有夜里才能运上一部份!”
“援兵呢?”秦川问。
“附近几乎没有能够增援我们的部队!”斯莱因上校回答:“北面有两个集团军沿着第69号公路起进攻,兵力大多被调往北面防守了。能增援我们的就只有驻守比利时的第17装甲掷弹兵师,他们要三天后才能赶到!”
所谓的装甲掷弹兵师其实就是机械化步兵师,它按1943年的编制是两个团,每个团下有三个营,总兵力一万人左右,另外再加一个装甲营48辆坦克,一个反坦克炮营44辆自行反坦克炮、12辆自行步兵炮和12辆自行榴弹炮。
然而,第17装掷弹兵师却是在法国阻挡英军追击的部队,也就是掩护其它部队撤退的部队,他们在作战中遭到盟军的轰炸早已损失惨重只剩下十几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此时正在比利时休整,而且还要三天后才能赶到。
“至少这几天,我们得靠自己了!”说着,秦川就拿着自己的狙击步枪走出了指挥部。
战役中通常需要两个指挥官,一名坐镇后方进行战略调度并与上级联系,这方面就由斯莱因上校负责。
另一名则是在前线指挥作战,这当然由秦川负责最合适不过了。
事实上,梅斯要塞因为是三个“岛”组成,所以在秦川下还应该有三个指挥官分别负责三个“岛”:埃伯哈德负责小索尔西岛,库恩负责大索尔西岛,面包师则带着几个人负责香比尔岛。
这个过程还出现了一点麻烦……位于大索尔西岛的是党卫军军校,在那里有一个叫维斯的教官,军衔中校。
军衔不太重要,因为斯莱因上校的军衔高于维斯,他可以任命库恩为维斯的参谋,这样一来只要维斯上校愿意配合,那么库恩就可以通过维斯来指挥大索尔西岛的所有兵力。
问题在于他们是党卫军,一个党卫军中校从来都不会将国防军放在眼里,更何况斯莱因还只是一个上校。
于是维斯中校在第一时间就做出回答:“尊敬的上校,请您相信党卫军的能力,虽然我们欠缺战斗经验,但我们有着凡的勇气和高昂的士气,我们不需要任何人指挥,任何人都无法通过大索尔西岛,你们只要守好自己的地方就够了!”
这说的话还算客气了,因为他知道第1步兵团不是好惹的,更何况服从第1步兵团指挥也是上级的命令。
不过当然,拒绝就是拒绝。
这毫无疑问的会给梅斯的防御造成不小的麻烦。
这并不是说秦川怀疑党卫军的勇气,事实上他们打起仗来的确不要命。
但打仗有时不光是“不要命”,更要讲究方法和配合,尤其是面对拥有现代化装备的美军。
接到这份电报时,斯莱因上校不由骂了声:“去他妈的,敌人的炸弹已经丢到我们头上了,而我们还在为指挥权头疼!”
“这不是问题,上校!”秦川说。
“你有办法?”斯莱因上校问。
秦川没说话,只是给库恩打了个电话,说道:“逮捕维斯中校,夺取指挥权!”
“是,中校!”库恩很干脆的回答了声。
接下来的事就不用说了,库恩带着几个兵去见维斯中校。
当然,卫兵只允许库恩一个人去见维斯中校,而且不能携带武器。
但维斯中校显然是小看库恩了……库恩被称为毒舌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不仅是因为他有像毒舌一样的枪法,还因为他会暗里藏刀出其不意的起进攻。
一把军刺架在了维斯中校的脖子上。
“你有两个选择,中校!”库恩说:“一个是用你的鲜血染红我的军刺,另一个就是交出指挥权。而且我敢保证,如果你选择前者的话,你不会像一个英雄一样被安葬,而是因为违抗命令被处决!”
维斯中校或许并不是一个怕死的人,就像他对部下说的那样,他已经准备好牺牲了。
但是死在自己人手下与死在敌人手下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库恩说的还是对的,死了之后还会落下个罪名……这没有任何意义。
“好吧,上尉!”维斯中校说:“你赢了,你可以担任我的参谋!”
“不,中校!”库恩回答:“你已经失去这个机会了,我得到的命令是逮捕你。任何其它人,不服从命令的话,都会是同样的下场!”
于是,前后不到二十分钟,大索尔西岛的指挥权就被库恩控制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