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致是寄生菌势力现领地和长城防线中点位置,一处非常荒凉偏僻的枯山上,一座蚁冢坍塌过半似乎废弃的白蚁巢内。
朱爵满身疲惫的走下那座富有科技感的上古设备,他形象命名为“降临仪器”。
这座设备朱爵不是第一次使用,上一次在寄生菌大本营里他就体验过这种灵魂出窍般操控别的蚂蚁行动的感觉,那一次他没有经验,也不是完全自愿进入仪器,最后费了好大劲才弄明白结束操控状态的办法。当然那一次的降临收获也很大,让朱爵进一步探知了这个蚂蚁文明世界深处的秘密……
因为降临仪器可以实现意志远距离降临,以此控制部分寄生生物的肉体,所以寄生大军在转移后,别有所图的寄生大脑们把遥控设备给安置在了这个隐秘的地方,并留下少数精锐寄生战力把守,同样别有所图的朱爵也欣然接受。
现在正好派上用场,朱爵从长城飞过来大约需要三天时间,然后就可以和寄生大脑们建立起实时联系,远比他直接飞到寄生领地要便利的多。要真是直接飞过去,只怕“寄生滚”已经凉了…
刚才,正是朱爵操控那只寄生大工蚁完成了“寄生滚”的手术,也只有如他亲临一般的远程遥控,才能完成这种在其他蚂蚁看来不啻于神迹的治疗。朱爵在达成在本世界的一系列成就后,这一次又完成了第一台外科手术,心中已经不觉得自豪。
算下来,朱爵这次降临的比较匆忙,当时能选择的遥控降临对象不多,只有寄生大脑和寄生雄蚁、大工蚁等少数种类能承受他降临时庞大脑力的消耗,而这只寄生大工蚁是契合度最高、反抗程度也最低的,因此也是最容易脱离降临状态回归本体的。
虽然只是意志降临,但巨大的消耗同样会造成朱爵本体的负担,高强度的手术后,朱爵意志回归的一瞬间,只觉得浑身无力,比此前慢悠悠晃荡了几天的降临还要疲惫。身边唯一的一名寄生神兵护卫忙给他灌下营养液后才算缓过来。朱爵食用的营养液不同于“寄生滚”吊命的那种,只是简单的糖、蛋白质、植物油等调配的饮品。
();() 缓过来以后,朱爵定了定神,再次把意志降临到那只刚刚完成手术的大工蚁身上。因为之前已经有过沟通,对方毫无抵抗,意志直接被入侵。反之如果对方意志坚定,那么朱爵得消耗极大精力用自己强大脑力压制对方后才能侵入,甚至一不留神可能导致自己被反噬。
因此强行入侵式的降临有个很大的弊端,对方脑力越强则风险越大,但如果对方脑力太弱又无法容纳朱爵的意志,可能会脑神经紊乱而暴毙,也会伤及朱爵的意志。所以只有心甘情愿的寄生大工蚁这一级别的对象最为合适。
朱爵操纵着也很疲惫的降临对象,开始查看巢穴的军备,还切入了“寄生智慧二世”的指挥频率了解情报,这种只听不干扰的切入窃听,以最强大脑的优势,就连其他寄生大脑们也毫无察觉。
当然朱爵并不是对寄生生物们有啥想法,他这次飞了三天赶到这处荒无蚁踪的僻岭,当然优先目标是救治“寄生滚”,以保持他对这支寄生大军的控制力。但为了不浪费时间,他还打算借机直接了解一下寄生大军与毁灭者的战局。
毕竟本次西征第一阶段目标已经达成,西征军必须争分夺秒消化掉收复和新占领的土地,尽快恢复生产、建立交通后勤路线,才能支撑大军继续发起第二阶段的远征。而寄生大军能否战胜毁灭者,或者能够在毁灭者的攻势下支撑多长时间,也间接决定了西征的最终战果。
寄生大军能战胜或者尽可能拖住毁灭者是最理想的情况,西征军如果能完全收复失地,并且有一年半载时间加以经营,即便是毁灭者再以百万众规模入侵,有了稳固领地和防线的西征军也可以阻挡,不会重蹈此前各自为战,再被各个击破,导致一溃千里的惨剧,朱爵也能借机彻底打散和控制其他文明蚁族。
但这需要时间,朱爵迫切需要知道寄生大军能不能战胜毁灭者,能抵挡多久。
();() 很快朱爵从现有情报得知了寄生大军和毁灭者正隔河对峙,双方还未爆发大战,前哨战中寄生虫兽们还略胜一筹。不过寄生大脑们也明显察觉到了河对岸毁灭者主力的威胁,压根不敢利用水空优势渡河发起主动攻击,只能静等水位降落后进行防御作战。
寄生生物们也在利用这段时间疯狂补充兵力,各族的寄生蚁后们不惜以损耗生命力的方式加速产卵,寄生飞虫中战斗力弱的个体则飞往四面八方,试图感染遇到的任何生物,尽可能扩充兵力。
甚至“寄生滚”在负伤前还留下了后手,规划了万一战事不利时寄生大脑和重要个体的撤退路线,最极端情况下将彻底缩回他们来时的那片沼泽地…
朱爵据此判断寄生大军如果就这样下去,难以和毁灭者大军抗衡。他权衡一番,主动找到了“寄生智慧二世”,与之密谈许久。
等到再次脱离降临状态,朱爵再度补充了一点营养剂,又一次进入降临仪器。这一次他的意志没有飞向西北方的寄生领地,而是回到了自己临时的西征指挥部,那里有一只寄生神兵蚁在静静等候。
此次朱爵是秘密出发的,以免动静太大动摇军心,他对外宣称闭门谢客,每日的军务政务以信息包形式由这名潜伏的寄生神兵蚁接受,假意送入临时寝宫里的朱爵处。但实际上却是等到朱爵意志降临后简单处置再反馈给外界,以此制造朱爵还在的假象。
朱爵这是刚刚忙完,立刻毫不停歇的按计划降临回去。但等他成功降临,读取到了优先级最高的一份信息包,就顿感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