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大家疑惑之际,只听一声啪嗒的声音,有一部门地面陷了下去,随后传来一阵惨叫声。
原来是很多士兵掉进方腊挖的陷阱里面去了,王禀便让人吹起凝聚的号角,先稳住部队。
大家逐渐靠拢的时候,来到了一棵高大的樟树下,那樟树上面有字,走过去一看,上面写着“王禀死于此地”几个字。
王禀看了不但不害怕,反而大笑道:“鼠辈安敢如此,拿这骗小孩的把戏吓唬人。”
刚刚说完,又听见一阵喊杀声传来,部队前方的树林里面调出来许多方腊的兵马,这队兵马中间竖起一张大纛,上面写着“兵部尚书”,大纛下又有许多牙旗,上面写着“王”字。
“冲上去,捉住他。”
王禀心想他前面的一定就是南国兵部尚书王寅,便下令直接冲过去。
韩世忠却劝道:“如今漫山遍野都是他们的旗帜和喊杀声,在这夜里我们也看不清他们究竟有多少人,怎样派兵布阵。他们一向诡计多端,不如我们先退回城里,明天天亮了找一位熟悉山川地理的向导,捉几个他们的士兵做舌头,再打他们也不迟。”
王禀看王寅就在前方,哪里肯听劝,他只要军队向前去捉王寅,于是回道:“怕什么,他们就是把三十六计都用上,我也不怕,跟我杀过去。”
说完便拍马向前追了过去,韩世忠怕他有危险,于是赶紧跟了上去。
追了王寅不到半里,那王寅倏地又钻进树林里去了。
王禀大怒,喊道:“打又打不过,只会吹牛,我将这山林一把火烧了,看你能躲到哪里去。”
刚刚说完,又听一阵惨叫传来,又有许多士兵掉进陷阱里去了。
韩世忠再次劝道:“这里陷阱太多,前面道路狭窄,如今敌明我暗,不如先回去再从长计议吧,统制要小心他们调虎离山。”
“调虎离山”四个字犹豫一把重锤垂在了王禀的心坎上,他清醒了不少,心想:“我现在全军出动,守城士兵不足,万一被他们攻破了嘉会门……不好,要赶紧回去。”
于是下令往回走。
正往回走的时候,背后一阵喊杀声有传来,那树林中又调出来不少方腊的人马来追击他们。
方腊丛林里面的军队就是这样,一直不停地钻进树林又调出来,虽然每次人不多,但是让官军很烦恼。
王禀道:“别看他们旗帜不少,喊杀声也挺大,实际上每次来进攻的没有多少人,不要怕,尽管前行,有人跳出来打跑他们就行,不要纠缠,不要追赶。”
王禀率领的这支西北军军纪严明,在他的命令下大家依令而行,部队并没有很大的损失。
回杭州的路大概走了一半,忽然听见山下又传来一阵喊杀声,遥望过去,原来是方腊的水军从富春江里面上了岸,他们喊着“活捉王禀”的口号就冲了过来。
王禀看着从岸上往山上来的士兵,骂道:“找死。”
说完便让部队暂停行动,让弓弩兵们拿出神臂弓来射正在上山的水军,一阵箭雨齐,方腊的水军们便倒下去一片。
那些水军看官军箭雨凶猛,便不敢再上山,只能趴在地上,等箭雨稍停在向山上进攻。
王禀看水军不敢上山了,便下令部队继续后撤,刚刚要行动,又听几声鼓响,树林里面又钻出方腊的士兵来。
这次士兵的数量和前面的不同,这次是大队人马在前后都堵住了官军。
此时官军进退不得,侧面又有随时上山的水军来,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全军覆没。
王禀看了决定部队暂时不动了,就在这和方腊的部队打阵地战,他想等到天亮能看清以后再进行下一步行动,而且那个时候城里面肯定要派出援军来了。
官军虽然被三面包围,但是他们的战斗力并没有降低,他们本身的战斗素质是要比方腊的部队高很多的,因此方腊的部队一时也没办法击溃他们。
南军兵部尚书王寅知道他们这里是反攻的关键所在,如果能打败王寅的部队,那么反攻就会胜利,如果迟迟不能打败王禀,那么等到天亮自己就会被打败了。
于是便让方杰、厉天闰、司行方各抽走攻城的一万兵马前来攻击王禀。
官军数次打退了南军的进攻,却现南军人数不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不禁感叹道:“小瞧他们了。”
刚刚感叹完便现南军的一个小将的旗帜倒了下去,原来是韩世忠不想一直被动防守,和几位骑兵一起突进到南军阵里,斩杀了几名南军军官。
王禀叫了声了不起,随后又吩咐道:“拿我的弓来。”
护卫们便拿了他的弓过来,只见他弯弓搭箭,一箭也射死了一名南军军官,众人纷纷叫好。
这时副官问道:“如今南军人数越来越多,这里很危险,不如撤退吧。”
王禀回道:“此处距离杭州不过五六里,你是知道贼军战斗力的,他们的反攻根本不可能成功,只是我们没想到今天夜里他们会来进攻,所以暂时看起来处于劣势,等到天亮以后城里派出兵马来支援我们,一定可以将他们击溃。如果我们现在撤回城里,兄弟们就很难有心思做全面的防守了,一定会增加不必要的伤亡,不等白白让兄弟们送命,而且援军一来我们可以里应外合夹击贼军,将他们击溃,所以在这里固守待援是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