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言情小说>[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 > 第 233 章(第7页)

第 233 章(第7页)

军队(),?Ⅻ???奵慧?絔?()『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下次被抢可能连命都保不住,赊账和强抢也没什么区别,是他他也不干。

他穷的只剩下回高昌城的盘缠,这个汉地来的商人请他过来干什么?

席上推杯交盏,气氛很快热闹起来,刘安也没想藏着掖着,等舞女结束表演便举杯说道,“今日请诸位过来是有点小生意想商量,不管生意成不成,还请诸位不要泄露消息。”

大家都是商人,官府那边有点关系好办事,但也不能掺和太深,官商有官商的路子他们有他们的路子,掺和太深和官商有什么区别?

西北最近不太平,他通过这样那样的手段得到消息,秦凤路那边要在新接手的地盘屯田,最近归附宋室的番邦部落太多,大宋那边已经控制了好些的新地盘。

旁边的番邦商人啧了一声,“汉人在边州屯田是老规矩,几十年前就这么干,现在要在新接收的地盘屯田有什么奇怪的?”

狡猾的汉商,想骗他们可没那么容易。

规矩他们都懂,买卖不成仁义在,生意做不成也不会出门乱说。

不过今儿来了那么多人,这位狡猾的汉商嘴上说着要保密,实际上怕是巴不得他们将消息传出去。

刘安笑吟吟看过去,“屯田不新鲜,不过我听说接下来要种的是棉和胡瓜。”

旁边人愣了愣,“不种粮食?”

边地粮价高,放着良田不种粮食却去种天竺和西域的作物,汉人官员没病吧?

狡猾的汉商眨眨眼睛,终于说出他的用意,“诸位,青唐城这边西域和天竺的商人没有高昌城多,我的商队去不了那么远,如果有能获取种子的朋友愿意帮忙,价钱好商量。”

高昌城是西州回鹘的都城,在场的回鹘商人都来了兴致,“能出什么价?”

“以物易物。”刘安压低声音,“在下有渠道购买铁器。当然,这东西数量肯定有限,数量多了官府那边没法交代。”

莫贺达干眼睛一亮,“只要是种子就行?”

真正的良种不可外传,寻常种子却可以,如果能在这里接到大生意,就算货物被抢他也能攒够东山再起的资本。

盐铁茶酒都是禁榷货物,别的货物想法子能趁不打仗的时候从官府那儿买来经营资格,铁器的却是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准民间自行交易的危险货物,想买卖只能去黑市。

都叫黑市了价格肯定更高,货物质量也没有保障。

如果能从汉商手里买到铁器,之后贩卖到别的地方就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莫贺达干心跳加,数量少没关系,中原有句话叫物以稀为贵,东西越少价格越高,他们这些商人最喜欢干的就是囤积居奇。

铁器融了之后可以铸兵器,虽然别地儿都没有中原的铸造技术,但是朝廷也不会给出太多份额。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谁知道外头会不会忽然冒出个天才工匠琢磨出冶炼铸造的好法子。

就拿铁锅来说,灶间的东西看着不起眼,实际上

()党项人劫掠汉地村落都紧着锅抢。

谁能抢到一口锅接下来能炫耀半年,可见这东西在外面有多紧俏。

请问铁器的数量不多是多少?够他们分吗?

要他们说中原的朝廷就是太谨慎,冶炼技术只有他们有,别地儿拿了铁锅能有什么用,就算融了重铸又能铸多少刀剑?

那可都是真金白银!

莫贺达干激动不已,他是高昌城本地人,在高昌城有足够多的人脉,这笔生意必须拿下。

他的货物已经被抢光,回高昌城的路上不用担心被抢,其他商队要运货度慢,就算他们同时出也没人比他更快回到高昌城。

别忘了,夏国境内还有一群穿着盔甲的强盗在等着他们。

——尊贵的汉家朋友,选我选我选我~

莫贺达干热情的展开竞争,虽然他现在落魄,但是只要回到高昌城,他就能摇身变成最好的合作伙伴。

宴会的主人早已选好合作者,他举行宴会不是为了选人,而是为了让更多人顺理成章知道大宋在秦凤路的新政策。

刘安不着痕迹的挺起胸膛,朝廷要经营边地离不开走南闯北的商人,他们这些被选出来的大商用处大着呢。

商队进入西夏境内会被劫掠的事情他已经和大宋的官府打过招呼,虽然夏国的军队不听大宋官府的号令,但是这事儿也不是没法解决。

大宋前两年新成立了个衙门叫六扇门,这个六扇门衙门专管江湖中事,每天都在愁怎么管理那些不服管教的江湖人。

毕竟大宋境内没有那么多危险,正常的运输货物有镖局就够了,江湖人连朝廷都不怎么管得住,商贾之家更没法和他们讲道理。

他把消息传回大宋之后,官府衙门说他们会安排部分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到秦州来,只要花点小钱钱就可以让他们随行护送。

大宋官府来做保,都是身家清白人品好的好手,只有一点要求,任务结束后得让他们回到大宋,不能雇佣一次就把人家后半辈子都买下来。

花钱也不行,人家自己同意也不行,大宋不支持人口买卖。

番邦商人们:!!!

“尊贵的汉家朋友,你是说,汉地有能飞天遁地的护卫供我们挑选?”

他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知道那些神奇的江湖人有多厉害,不少大商家里都养着江湖人,可惜花销太大,一般人家养不起。

雇佣江湖人风险太大,商队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那些江湖人却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光拿钱不办事的情况以前不是没有生过,次数多了谁还敢再雇那些不讲信用的家伙?

有中原朝廷来当保人就不一样了,其他地方的人不讲信用,中原人绝对讲信用。

一纸合约就能让中原人年年往契丹那边送岁币,还连送几十年都不反悔,除了中原还上哪儿找这么心善还讲信用的冤大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